2021年以来,永嘉县持续推进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三年专项行动,针对文保单位数量众多、位置分散,安全排查专业欠缺、能力不足,隐患治理查改脱节、反复反弹等痛点难点,坚持专业赋能、数智赋能、创新赋能,加快构建文物安全隐患整治管理闭环,化解重大文物安全风险,有效增强文物安全应急处突能力,全力扭转全县文物安全形势,确保文保单位安全。
一、聚焦安全责任落实,夯实文物管理机制。压实文物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连续第三年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在文化和旅游产业、平安建设、意识形态等领域予以多重体现。落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召开全县文物安全工作会议,与22个乡镇(街道)层层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全面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公布122处文保单位直接责任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员。拧紧安全责任链条,将文物领域纳入全县“8+5”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范围,制定《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绘制文物安全领域重大事故风险鱼骨图,制定文物安全领域风险链关键节点管控措施和责任清单,全面压实安全之责。
二、聚焦安全监管创新,引进专业机构巡检。落实全市文物第三方监管试点,创新文物安全检查模式,与浙江省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安全隐患巡查服务协议,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团队,分类型制定隐患排查标准,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检查规程,深入开展文物安全监管和人工智能巡检,对全县文保单位进行现场隐患排查,综合评估后将文物安全隐患分为一至四级风险和日常走访五种等级,形成“红橙黄蓝绿”五色预警,实现文物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并由专家团队“把脉开方”提出整改意见,针对文保单位实现分级管控,实施高中低三种检查频次。截至目前,经过四轮巡查多次巡检全县211处文保单位单体,共梳理文物安全隐患点数1114处,确定风险等级一级62处、二级39处、三级21处、四级46处、日常走访31处、暂未定级12处。
三、聚焦安全风险化解,推进隐患整治攻坚。不断加强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针对性开展去冬今春、重点假日、防汛防台等专项督查。聚力“消存量、遏增量”,8月以来专项启动攻坚月行动,召开重点乡镇文物保护安全工作会议,制定《全县文物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月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县级分组实地督查、乡镇街道自查自纠、第三方专业巡查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开展地毯式排查、攻坚式整治,对文物安全隐患实行即查即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挂牌督办,督办乡镇(街道)对147处文物安全隐患限时整改,补充灭火器1000具、灭火器箱150个,开展白蚁集中防治2.9万平方米,同时摸清全县急需修缮维护文物保护单位情况,建立永嘉县文物修缮工程项目库,重点乡镇针对性开展1次文保单位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四、聚焦安全能力提升,用好文物平安工程。创新第三方公司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确定由永嘉县嘉安智慧城市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工程建设、资金筹集,立项总投资3600万元,投入实际建设资金2865万元,正式投用永嘉县文保单位“安消一体化”平台,全面囊括全县21处110个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单体消防体系和安防体系配置,实现省级以上文保单位24小时在线智能监测和应急处置,目前工程已顺利通过浙江省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验收,进入试运营阶段。该系统通过建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栓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防雷接地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实现文物预警信息自动视频弹窗、人员轨迹自动跟踪和电话手机微信邮件接入及实时提醒传送,实现文保单位全覆盖、全天候监控能力,切实改善全县文物安全形势。
五、聚焦安全管理闭环,完善智慧监管体系。坚持数字赋能,搭建文物智慧管理系统(文物“五色”预警管理平台),提升文物保护和安全监管智慧化水平。一方面结合文物“安消一体化”平台,集成视频监控、风险预警、安全巡查、隐患整改、文物修缮、活化利用、基础数据等功能,为每处文物建立文物消防安全档案,同时完成100处传统建筑点云数据建档。另一方面结合文物安全第三方监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可视化的“红橙黄蓝绿”五色预警图,目前平台手机端已在浙里办上线,通过手机端信息实时上报和安全隐患整改指令实时下达,做到“线下隐患排查、线上隐患登记、乡镇(街道)隐患整改、文物主管部门确认销号”闭合式的运行流程管控模式,形成“巡查-整改-再巡查-再整改”的消防安全整治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