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灭火救援战评工作,全面提升新形势下消防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永嘉消防救援大队紧紧围绕“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目标,加强组织、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在完成正规化战术研讨室基础标准建设的同时,增设构建了多灾情3D模型制作,并细化配套系列动作举措,深入推进战术研讨室提升改造建设,正式建成3D多灾情战术研讨室并投入使用,营造“思战、研战、谋战”的浓厚氛围,为圆满完成各项灭火救援作战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研制灾情模型,逐步夯实议战研学基础。汲取近年来全国作战训练伤亡事故案例教训,对标“主力军、国家队”的职能定位,全面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职责,永嘉大队紧盯队伍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充分利用原有正规化战术研讨室场地的基础上,积极征求指战员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永嘉县辖区特点,对照技术图纸按照相应比例制作建筑物模型、人员模型及车辆模型。目前已完成大跨度厂房、高速双向隧道、危化品槽罐车、通天房、内浮顶罐、外浮顶罐6种类型的3D模型制作,并探索创建水域和山岳救援类3D模型。同时配套设置85个消防执勤车辆、社会联动车辆、路障警戒标志等辅助模型,精细化打造新型多灾情3D战术研讨室,为规避战术战法探讨研究和灭火救援理论授课抽象问题,奠定实物和场地基础。
二、聚焦实景搭建,稳固构建高效战斗体系。坚持科技赋能,技术支撑,在配置高清大屏显示器、升降式电脑、投影仪等基础教学设施的同时,探索采用无人机航拍辖区地域俯瞰图,实现桌面地图投射。指战员可结合战术研讨室配备的多灾情3D模型,在授课学习、战术复盘、沙盘推演过程中,将实景模型和现实环境相结合,具象化灾情特点,以全息手段呈现模拟作战内容。同时可通过调整参战人员、车辆、装备等模型,实景还原并俯瞰战场全局,通过更改作战车辆、阵地部署、社会联动,开展战术战法辩论研讨。并可直接以指点、手托、摆放等方式实时拖拽搭建,操作便捷迅速、上手简单直观,实现立体实景推演。通过模拟构建灾害事故场景,主动摆危局、弄困局、布险局、设残局,设定应急处置任务并引入灾情,组织指战员开展想定作业、战术战法研究。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指战员可以反复研讨水枪阵地选择、供水方案、停车位置等多项实战性问题,从而得到最为科学合理的处置对策。在大幅度提升战术研究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将战术训练系统化、常态化,固化形成科学高效的战斗体系思维,有效提高了指战员作战能力水平,促进其掌握职能任务和应对程序。
三、创新制度举措,全面提升专业能力水平。着眼“灭大火、抢大险、救大灾”的实战需求,逐步朝着体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永嘉大队重点在资源整合、丰富形式、注重实效上下功夫。搭载借助已建设完成的多灾情3D战术研讨室,细化制定系列制度举措:一是开展每个月战训微课堂。每月确立一个战术课题,并指定一个消防站进行专题研究,最后由1名指挥员开展授课讲解,组织大队全体指战员在各分会场收看学习并组织课题研讨。二是进行每个季典型案例复盘。各消防站每季度准备一个实战典型案例,各站派5名指战员参加,结合多灾情3D模型进行现场复盘讲解,各站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讨论。三是组织每半年战术想定考评。以半年为节点,自行组织战术想定考评,大队主官随机抽考一种灾害模型并设定灾情,指挥员和战斗班班长进行理论讲解并进行桌面推演,并由审评组赋分排名,对理论掌握不深入、指挥水平欠缺的人员予以实施量化考评或内部轮岗的相关奖惩措施。着力转变传统理念和固化思维,围绕“提质强能”目标,紧盯队伍转型升级要求,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汇聚到研战、谋战、备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