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洞头区全力以赴打好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战

发布日期:2022-09-16 17: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州市应急管理局

为切实做好12号台风“梅花”防御应对工作,洞头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按照台风“正面袭击”标准,做好最充分的防御准备,全面部署全区动员坚决打赢台风防御保卫战。台风应急响应期间,全区防台形势总体平稳,紧急避险转移12721人,未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是建立高效指挥响应体系。入汛以来,围绕景区关停、学校停课、渔船避风、渔港人员疏散管理、交通管制等重点主题进行桌面推演,完善细化形成10种类型桌面推演成果。各参演单位分别组织学习推演成果,各基层防汛责任人学习省防汛条例和各类防汛业务16次,开展各类应急实战演练12次,进一步提高全区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自12号台风“梅花”生成以来,区防指提前召开防汛防台专题会议,提早部署台风防御工作。每日召开台风会商会,密切关注台风动向,科学研判台风发展趋势及影响。自9月11日防台风四级响应以来,区委书记、区长驻点区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坐镇指挥,密集召开防台部署会和赴抗台一线现场指导督查防台工作,确保全区各项防台措施落实到位。区、街道(乡镇)、村居(社区)三级防汛防台行政责任人861人第一时间进岗到位,抢抓台风影响前的窗口期,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共派出检查组351组2258人,排查点位2701处,发现371处隐患并完成整改。同时全区3529个视频监控开展不间断视频巡查,实时处理隐患问题,动态汇总形成“8+N”风险清单68项,全面指导全区台风防御工作,全力构筑防汛防台安全防线。

二是盯牢关键环节风险管控。守牢海上防台第一前线,全区1099艘船舶全部按时进港避风、渔业作业人员及时上岸,同时严格落实归港渔民核酸检测和全过程上岸管控工作。关闭所有景区景点及开放式沙滩,有序疏散撤离游客,在开放式沙滩、临水临崖等危险地段设置警戒线和明显警示标牌,对户外设施和护栏进行加固。加强水利设施监测预警,严密监视水库山塘、河道等水利工程水雨情变化,做好水库河网预警预排工作,应对台风“烟花”可能带来的强降水。加强对全区26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进行全覆盖巡查,并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专业排查,避免视线外的地质灾害隐患发生。做好全区38个在建工地、48处危旧房和36个物业小区的防汛防台工作检查,重点做好建筑工地人员转移安置、机械设备和临时设施加固,全面排查物业小区地下室自动排水泵是否有效,做好高楼住户窗台置物检查,杜绝高空坠落风险。开展城市运行安全综合检查,落实强排拖拉抽水机1台停靠至低洼点位,排查户外广告牌221处,疏通低洼区域管道25处,修剪、加固行道树650棵。台风前通知全区生产经营单位企业进行安全隐患自查,同时结合“8+N 风险清单”,动态研判安全生产重点风险、重点防御区域,成立多个工作组对全区危化、矿山等企业防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确保企业安全度汛。

三是强化防灾应急物资保障对全区82个避灾安置场所整备情况开展巡查,查看避灾安置场所安全条件和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做好避灾安置点的卫生清扫、防疫消毒、物资排查、安全检查等工作,做好启用前的准备。本次共启用9处避灾安置点,集中安置人员664人。紧急集结全区36支应急抢险队伍816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建立区级救援实时指挥系统,配备对讲机43部、单兵32台,手持式卫星电话101台,应对极端天气造成的通讯中断。储备大型机械设备、大功率水泵车、移动式升降照明灯组、3KW以上发电机等防汛抢险物资27类8万余件,实现“三大件”村居全覆盖和“四小件”防汛责任人全覆盖,确保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四是高频发布台风预警宣传。严密监测雨情、水情、风情,发布重要气象报告28期,台风实况23期、潮位海浪简报22期,海浪警报13期、海堤风险预警3期,让公众及时了解台风发展动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抖音、微信公众号、APP、流动小喇叭等渠道,在全域范围内密集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台风防台科普、温馨小提示、避灾安置场所名单、应急救援队伍联系电话,高频播出台风警示片《如何预防台风》,发出《“梅花”即将登陆  告市民朋友书》,提醒公众做好台风预防及应对措施。在“洞头发布”公众号开设“洞头防台求助平台”,集中收集台风期间求助信息,及时处理群众遇到的困难。“梅花”期间,区级及以上媒体播出防汛防台新闻稿件65篇,“两直一白”台风防御短信11万余条,启用应急广播70次,信息覆盖96万人次,全面做好宣传引导,营造科学防台浓厚氛围。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