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乐清市绘制“三张图” 打好防汛防台“组合拳”

发布日期:2023-07-05 15:4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州市应急管理局

今年以来,乐清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以基层防汛防台标准化建设和风险隐患专项整治为抓手,精心绘制“三张图”,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截至目前,共将3189处风险纳入风险管控库,实施“一人一策”赋码管理转移人员4866人,实时管控渔船849艘,组建市级队伍28支1480人、乡级队伍25支1437人、村级队伍514支7020人。

一、全面排查,绘制风险隐患“分布图”。一是全面、动态、精准排查隐患。入汛前,采取“乡镇自查、防指督查、部门核查”的方式,全面开展汛前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隐患318处,已完成整改295处,正在整改23处;排查应急响应期间应转移人员18684人,均按照“一人一策”要求做好人员转移方案。二是创新实行风险隐患等级管理。以人员转移为重点,将涉及人员转移的358处(类)风险纳入重点管理,应急响应时提前部署监测巡查和实施梯次人员转移,确保实现“防汛防台不死人、少伤人”目标。三是探索建立风险隐患“一表统管”。在“一处一案”的基础上,明确风险范围和人员影响情况,并全部纳入“乐智防”动态跟踪管控。组织7个督查组开展“回头看”和交叉检查,确保主汛前隐患排查清晰见底、隐患整改闭环到位。

二、提前谋划,绘制防汛防台“作战图”。一是分区域预置救援力量。针对全市易发生洪涝、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的地区,划分“4+4”重点区域(4个重点片区:大荆片、芙蓉片、清江片、城区片,4个重点乡镇:龙西、仙溪、智仁、岭底),提前选择制高点预置救援力量,每个片区明确1名队长和配置1部应急卫星电话。二是明确指挥权限和响应规则。应急响应期间,城区片队伍由市消防救援大队统一调度,接警后第一时间开展抢险处置;大荆片队伍由北部防指指挥调度;芙蓉片、清江片由驻地乡镇指挥调度;乡、村两级队伍按照“乡自为战、村自为战”的原则由属地乡镇、村社自主指挥调度,提升救援处突效率。三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对各类设备进行“专职化”(专人管理、专门工具箱、卫星电话专业技术人员)维护、保养,确保装备拉得出、用得上。目前防汛“3大件”(发电机、水泵、卫星电话)和“4小件”(防护雨具、头盔、手电筒、救生衣)已经实现乡镇全覆盖。实行片区联动,冲锋舟、橡皮艇等关键水域救援装备随队伍提前预置到“4+4”重点区域,确保15分钟内投入抢险救援,实现资源共享、装备互补。四是优化预案责任体系。目前已实现市乡村三级和部门专项预案制定全覆盖,同时,针对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小流域山洪等易致灾领域制订现场导则,提升现场处突效率。从市到村开展防汛综合演练共计218次,参加人员近2万人。

三、数智赋能,绘制远程实时“指挥图”。一是加强应急指挥中心系统集成。市防指办牵头水利、资规、大数据等部门,将城市内涝、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重点领域视频监控集成到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时打通视联网,将点位监控、布控球、单兵等远程可视化装备逐步应用于相关应急救援中,最大程度实现抗洪抢险远程实时可视化指挥。二是优化预警信息系统。针对局地突发强天气防御的短板,整合应急、资规、水利、气象、广电等部门,以“乐智防”数字化应用场景为依托,开发极端天气叫应平台,可面向全市2743个节点责任人一键发布预警信息,实现预警信息“两个直达”。三是提升监测预警水平。目前已建成地质灾害位移监测预警88套、小流域山洪“声光电”监测预警48套、城镇内涝自动液位监测仪17套、防汛重点监控84路,切实提升防汛数字预警水平。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