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区关于基层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部署要求,郭溪街道主动作为,强化硬件建设补齐短板,完善体系建设提升能力,持续加大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力度,积极构建扁平高效的基层应急体系格局,让应急消防管理工作在街道“沉到底”“立得住”“衔接紧”,全力打造郭溪特色的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
一是立足一体化,全面推进站队融合。按照“站队融合、防救结合、以防为主、救早灭小”的原则,进一步做好市级达标站深化提升。细化工作标准。根据《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与运行规范》要求,紧盯责任体系、站队融合、处置流程、工作职责、提升能力等五个方面,为街道站队规范化建设提供标准指导。推动站队融合。建立应急管理站、综合应急救援队统一调度机制,有效发挥应急管理站“统”的作用,确保应急救援力量统一调配、统一监管。做强街道中线,构建指挥协调“最强大脑”中心。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通过软硬件改造提升实现市级达标。聚焦瓯海电镀园区、金州工业园等重点区域,加强与园区业委会共建共治,建立2个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组建15人综合应急救援队和40余人园区应急突击队。依托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不断强化综合信息指挥室统筹协调职能,统一指挥调度辖区应急消防与综合执法等救援力量,进一步健全排查预警、应急响应、实战演练等机制,实现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一盘棋”。
二是立足细分化,推动精确排查和管控有效。清单化、标准化、实效化结合辖区实际,强化信息动态管理,落实新增企业持续纳管,风险等级双向把关,并结合行业特性和作业类型设置12类风险标签清单,确保数据底座精准、有效。强化实施街道、村社网格分级分类巡查任务模式,积极串联各条责任线,推动属地监管责任细化和工作标准化。目前发布街道级检查任务3轮,落实网格级巡查任务14项,检查企业(场所)2726处,发现事故隐患127条,完成整改120条。三是统一优化隐患检查清单。街道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全覆盖检查标准体系》和区安委办制定的商贸、消防等10个领域清单,按照行业领域、风险等级的不同,提高风险隐患排查专业能力,既统一了话语体系,规范了隐患描述,又加强了排查精准性,提高了管控专业性。
三是立足网格化,完善基层组织架构。压实村社应急管理责任。建立“1+1+N”村社应急消防管理组织架构,任命村社党组织副书记为分管治安消防及防汛抗台的“两委”成员并担任应急消防管理员,负责统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加强网格团队责任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将街道划分为79个网格,落实网格团队(专职网格员、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健全1+1+1+N网格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自然灾害等风险隐患巡查以及避险转移、抗灾自救等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团队职责,实现村社应急管理到户到人。明晰应急管理成员职责。结合街道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各村社应急消防服务站全面负责各自行业领域应急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运转机制,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
四是立足规范化,打造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聚焦办公场所狭小、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整合消安办、安委办等部门,积极有序推进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站所建设,整合现有办公场所设置了办公室、询问室、会议室、值班室、资料室及应急装备物资仓库。同时,按照物资配备标准,为街道配备森林灭火、防汛防台、水上救援等5大类、72小类应急救援物资,并落实专人看管。配齐配强人员力量。按照“135快速救援圈”和“15分钟快速应急响应救援图”要求,整合街道(社区)干部、网格员、民兵等力量,组建街道级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每个村社组建应急救援突击队,并结合辖区各个微型消防站,及时开展处置,确保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