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36/2025-00013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2-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州市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 ||||
|
||||
2024年以来,温州市应急管理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立足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全力推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8%和25.3%,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科学应对48场短临强降雨和7个台风,实现“人员零伤亡”;森林火灾发生率下降50%,创历史新低。 一、2024年度工作总结 (一)聚焦安全生产,推进风险隐患治理走深走实。一是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研究制定29个方案827项具体任务,2024年度252项节点任务完成率100%。危化品领域深入推进化工园区“十有两禁”整治提升,严格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风险管控,收集并安全处置危化品106.341吨;工矿领域深入抓好全领域“园中园”“厂中厂”安全生产攻坚整治,排查企业厂房3568处、承租企业12956家,落实1255家有限空间企业100%完成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二是逐步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坚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3030”闭环管控机制为龙头,带动排查各类隐患913万余条。持续深化“4353”工作体系,建立“市领导率队督查+综合督查+专项督查”多层次督查模式,通过定期不定期发提示单、预警单等方式,今年累计开展各类警示提醒44次,有力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实行安全生产“以事找人、挂牌督办”等机制,区域性挂牌督办10个单位,有力推进区域性、系统性问题治理。三是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效。出台《温州市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一案双罚条款清单》,对111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细化规范,在全省2024年全省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竞赛名列前茅。打造行刑衔接温州新模式,构建由应急、检察等部门牵头、联席会议为载体的信息共享机制,办理安全生产非事故行刑衔接案件25起,被应急管理部推荐为全国行刑衔接试点申报单位。 (二)聚焦防灾减灾,推进基层防范应对有效提升。一是织密织牢防汛防台安全网。迭代完善《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方案》等11项机制,完成全市预案修编589个、村社形势图更新3786幅。组织开展7轮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排查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51537处,发现整治隐患3923处。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全面完成“一表统管”重点任务清单50项具体任务。进一步夯实基层防御基础,完成瓯海、洞头、乐清、平阳4地基层体系提能升级省级示范单位创建。二是抓紧抓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一体化推进预警指挥项目、航空应急项目、基层防灾项目,全市投资总计1.35亿元,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及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和应用。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全市完成避灾安置场所273家。强化物资队伍保障,目前全市储备卫星电话、水泵、发电机“三大件”1.2万余台,实现多灾易灾乡村“三大件”全覆盖;储备头盔、电筒、防雨护具、救生衣“四小件”12万件,实现乡村防汛责任人“四小件”配备全覆盖;更新在册市县应急抢险队伍677支14186人。加速推进基层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超前完成168个涉林镇街规范化建设。全省首创、探索推广森林经营单位防灭一体模式,制定《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灭火一体化建设方案》,实现森林防灭火治理方式、基础建设、火灾扑救和安全建设“四大纵深拓展”。三是打好打赢台风暴雨防御战。成功应对“格美”“贝碧嘉”“普拉桑”“康妮”等台风及多轮强降雨灾害,期间启动应急响应11次、动员部署和商研判会50余次,实施预警信息“两直一白”309万人次、叫应基层责任人63495人次,转移各类风险区域人员14.23万人次,29起成功避灾典型案例受到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充分发挥巨灾保险重要作用,在今年应对3号台风“格美”中,触发强降雨-巨灾指数保险获赔付资金1680.448万元。 (三)聚焦群防群治,推进基层基础治理提质增效。一是重点攻坚应消体系建设。全面建成185个应急消防管理站、110支专职消防队,配齐配强基层专职人员,配置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2348、专职消防队队员1426人,基层站队数量及基层工作力量均列全省第一,开发应消治理应用,推动全行业各类检查对象全量纳管85.09万家,相关工作经验被应急管理部简报刊登推广。二是系统提升应急整体智治。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加大危化品、矿山交通运输、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应用,深化老旧化工生产装置的更新改造,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推动安全生产电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场景正式投入运行,在瑞安市试点开发“电安星”应用获评应急管理部2023年度智慧应急“星火计划”创新成果典型案例。圆满完成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主题市展览展示。三是全域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整合打造“一呼百应”安全服务团,累计开展宣讲活动1112次,服务受众18.8万余人。全面开展班前班后“两个五分钟”教育、百万员工大培训,线上线下免费培训超160.1万人次;推行“逢查必考”机制,促进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奖励机制,受理各类举报件1238件,查实716件。 (四)聚焦应急救援,推进集成体系作战提质塑能。一是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全市各层级更新、完善应急各类预案1.1万个,同步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场景的应急演练6.1万场次。开展应急预案“瘦身”试点,3600余个社区(村居)“多案合一”应急预案覆盖率为100%,有效助力基层工作减负。开展“应急使命·2024/温州行动——温州市综合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各重点行业领域应急联动能力。二是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印发《温州市社会应急力量参与较大以上突发事件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推进全市社会救援队伍能力测评,并为各级救援队伍发放补助36万元。突出村镇两级在“森防智眼”平台数智赋能下构建的“以防为主,打早打小”扁平化林火快响体系,永嘉、瑞安2支队伍入选全省第六批8支浙江省应急救援专业骨干队伍。三是加强联动机制建设。开展对市本级、各县市区应急联动检查12次、受检单位累计120余个;各县市区开展应急联动检查100余次、受检单位累计1000余个,进一步督促应急联动常态化落实。推进各县(市区)与三一、徐工集团深度合作,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并以瑞安作为试点单位,先行探索行之有效的合作方式。 (五)聚焦队伍建设,推进锻造应急铁军忠诚履职。一是强化政治思想建设。推动机关党建、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开展“助力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 争当强城行动安全卫士”活动,通过“大调研大走访大解题大服务”、聘请省市级专家、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等形式,帮助企业排查各类安全隐患4515个。有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专题研究排查舆情风险隐患,坚持每日读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二是强化党纪廉政学习教育。牢牢把握“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连续3次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带领应急干部迅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及全市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议精神。严管厚爱干部职工,完成新一轮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进一步增强应急干部纪律观念,严守纪律底线。三是强化干部队伍建优建强。开展2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定《温州市应急管理局年轻干部储育计划(2024-2027)》,健全年轻干部“跟班轮学、攻坚历练”培养机制,为24名35周岁及以下年轻干部配备1名综合导师和1名专业导师开展帮带。组织开展应消站1318名辅助人员岗前考核工作,通过率100%。积极组织马拉松、羽毛球比赛、秋游活动,党员干部的向心力和荣誉感明显增强。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温州市应急管理系统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对照“三个再”“五个更”要求,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安全监管、防灾减灾、指挥救援、基层基础”四大能力提升,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零增长”,守牢不出现大江大河水库决堤决坝、不出现城市大面积长时间积水、不出现群死群伤的“三条底线”。 (一)“专”“常”结合,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一是推进体系监管。迭代完善“3030”闭环管控机制,压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充分发挥安委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指导督促作用,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督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锚定464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压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责任,确保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二是建强刚性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八个一律”“三条限制”措施,优化迭代常态化管制机制,进一步用好风险预警、警示提醒、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等措施,推动问题乡镇、重点行业领域区域性整治提升。持续健全完善“市领导+综合+专业”督帮一体工作模式。三是攻坚专项整治。开展工贸企业安全基础提升攻坚,上线温州安全培训“随查随考”系统,持续深化中介机构监管服务、有限空间、危化品使用、“园中园”“厂中厂”、电气焊“一件事”改革。加速推进化工园区、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推动企业装置设备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有效提升全市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四是严格规范执法。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优化审批服务模式,探索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批发)延期审批事项“全市通办”。推广“案例曝光+科普帖士”宣传,广泛宣传举报奖励制度,鼓励人人争当“吹哨员”。 (二)“防”“救”衔接,推进灾害防控提能升级。一是健全协调机制。优化调整温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理顺“8+4+1”运行机制,迭代完善“1833”联合指挥体系,推动市县乡三级100%建立快速叫应机制。二是强化防灾基础。全面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盯牢县乡级防汛防台指挥要素图、乡级预案、村级防汛形势图、基层责任人“四讲一会”培训和预案演练等重点环节,提升“乡自为战、村自为战”能力。推进全市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扩面提质,2025年全市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率达90%以上。三是加强预报预警。以韧性城市为契机,积极探索城市风险综合监测、立体感知预警体系,进一步健全高水平城市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加快森林视频监控建设,2025年底实现重点区域覆盖率95%,研发森林灭火实景研判沙盘应用场景,准确研判火场火势。四是优化巨灾保险。进一步总结优化2022-2024年3年巨灾保险试点经验,加强赔付资金使用管理的绩效跟踪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承保机构“保险+服务”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巨灾保险温州样板。 (三)“平”“战”一体,推进指挥救援体系建设。一是“1618”指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指挥部“1+6”工作模式和现场指挥部“1+8”工作模式,巩固强化部门联合值班会商机制,实行模块化编组值班,严格落实“135”临灾预警叫应。二是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补强救援设备装备,形成“3+3”既“骨干+专业+社会”、“陆地+水域+航空”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开展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换届,加强森林消防指挥员队伍建设,建成专业森林防灭火指挥员信息库。三是完善预案体系建设。坚持预案瘦身,持续推进基层应急预案“多案合一”改革。强化应急处突统一指挥领导,加强专项预案修编,强化工作衔接,结合温州安全生产及自然灾害高发问题针对组织综合应急演练。 (四)“上”“下”联动,推进基层治理群防群治。一是应消体系固本升级。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理顺厘清实操层面应急消防工作职责,谋划设立村社应急消防服务站,建强村(社区)微型消防站、志愿宣传队和巡防巡查队,抓实做强基层“神经末梢”。提高应消应用实战实效,推动乡镇应急消防管理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二是安责险提质增效。院企合作深化安责险第三方评估试点创建,提升事故预防服务科学性、实效性。开发“服务超市”和“业务员陪同”小程序提高服务质效。推动安责险扩面至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等高风险行业,提升事故防范能力。三是构建行业合规生态。深入推行安全生产互助管理联盟、探索推广行业自律合规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公益服务,指导企业开展互查互学,提升企业合规经营能力。打造“1个合规中心+N个指导驿站”模式,采取购买法律服务等方式,一站式提供企业行政、刑事、民事合规指导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