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省应急管理厅召开全省非现场执法总结推广暨半年度执法条线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总结全省非现场执法试点经验和半年度各项工作成效,剖析存在的问题,部署落实下半年重点工作。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叶建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温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今飞作了题为“锚定数据真实高效 狠抓全链条统计”的典型发言。
今年以来,温州市应急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厅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和强化事故调查与统计、全面压实安全生产各方责任的安排部署,积极转变执法方式,建立健全事故统计数据审核机制,着力提高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一、强化顶层推动,压实统计责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的通知》,对事故报告的统计时效、口径标准、核销流程及责任追究等作出详细规定,使事故统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将事故统计纳入安全生产管控力指数考核,对迟报、瞒报、漏报等行为从严扣分,对由省级发现的此类行为加重扣分,管控力指数结果在温州“六比”擂台中晾晒,有效压实责任,倒逼统计工作求真务实高效。
二、强化培训指导,狠抓数据质量。深入梳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针对性完善统计口径、优化数据报送流程,同时将典型案例与实操经验纳入培训体系,形成“培训-实践-复盘-提升”的闭环机制。严格执行事故统计直报“24小时入库、7天上报”原则,要求各地各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市安委办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
三、强化舆情核查,确保应统尽统。联动网信、公安等部门搭建生产安全舆情监测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新闻媒体、社交平台、行业论坛等渠道实施监测,及时捕捉事故信息线索。对监测发现的疑似线索,第一时间推送至相关县(市、区),要求及时组织现场核实,确认为生产安全事故的立即补报,并倒查漏报原因。今年上半年,通过舆情线索推动县(市、区)补报事故6起,确保统计数据“应统尽统”。
四、强化部门协同,实现工作合力。建立事故统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重点加强与公安(交管、110警情中心)、卫健、社保、民政(殡仪馆)等部门的横向联动,每月初定期主动归集事故亡人信息,有效实现部门事故信息共享,提升事故统计效率和质量;对“是否纳入生产安全事故”存在争议的事件,会同公安、住建、交通等部门集体研判,避免因“定性不准”导致漏统漏报。
五、强化督办整改,推动工作落实。市安委办对事故统计中发现的迟报、错报、漏报等问题,建立专门督办台账,明确责任单位、整改要求与完成时限,实行“销号式”管理。对整改不力、屡教不改的地方,由市安委办下发问题督办单,进行重点督办。今年上半年,已向事故统计工作滞后的县(市、区)下发限期督办单6起,有效压实了基层统计责任。
省应急管理厅有关处室,各设区市及试点县(市、区)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队、有关处(科)负责人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